找到相关内容1747篇,用时4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佛教请问每尊佛菩萨示现的形像都不一样,其意义代表著什么?

    一鼻孔出气,法性不二故。佛性(梵语buddha-dhatu)无相无不相,因众生而示现种种相,相有差别,性差别,但相由性所起,性能起一切相,离性无相,离相无性,性相不二故。佛菩萨的种种形像,诸如手势、...  如本法师答:佛菩萨示现人间度化众生,为了契机方便,因此示现的形像就有差别,譬如观世音菩萨(梵语Avalookitesvara)常示现四臂观音、二十五臂观音、千手千眼观音、龙头观音、白衣观音、甘露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392012296.html
  • 济群法师答:菩提心对学佛非常重要,清净心和真心是否重要?

    济群法师答:   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三大核心之一。至于清净心,有相对意义上的清净心,也有绝对意义上的清净心。相对的清净心,指妄想减少时的安宁状态;绝对的清净心,便是真心。   从本质上说,真心和菩提心并差别。但就修行作用而言,则有所不同。菩提心有愿菩提心、行菩提心等,当它作为世俗的修行愿望时,还是妄心而不是真心。一旦证得空性,将世俗菩提心升华为胜义菩提心,和真心在本质上就是一样的。 --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菩提心对学佛非常重要,清净心和真心是否重要?|济群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34078100.html
  • 济群法师答:地藏菩萨为什么不愿意成佛?

    济群法师答:   是否具有“佛”的身分,并不是最重要的。成佛,是成就生命内在的悲、智两大品质,并不仅仅是身分的象征。对于大菩萨来说,其生命品质与佛并差别。只是在凡夫看来,才有佛或菩萨等名分的分别。至于大菩萨,他们早已超越这些外在束缚。所以,这个问题不用我们关心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济群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济群法师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地藏菩萨为什么不愿意成佛?|济群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35478110.html
  • 仁炟法师答:东方净琉璃世界和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哪个更好?

    仁炟法师开示:东方净琉璃世界和西方极乐世界不矛盾的,没矛盾的,不要把他们对立起来。佛和佛、佛和菩萨、菩萨与菩萨互相之间没矛盾的,不象我们人类互相之间斗来斗去。佛菩萨之间没有矛盾,每个佛世界之间没有矛盾,大家非常平和,非常和谐。《药师经》里讲了:东方净琉璃世界与西方极乐世界等差别,非常庄严,一样的。不要对立起来,对立起来就不对了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

    仁炟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8/18012587526.html
  • 岂曾混淆

    一体的,心、佛、众生是差别的,吾人却硬是要将此一体的、差别的,分割开来并以分别心看待之,故世间上是非善恶,情与无情,甚至男女异类,世出世间诸法,就对待不已了,若以一真法界而言,如老婆婆者何曾混淆? 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233217374.html
  • 思惟有情平等流转之苦

      谓有一苦,依差别流转之苦,一切有情无不皆堕流转苦故。   一苦,指有情平等流转生死之苦。   有人问:有情的相貌、寿命、受用等千差万别,岂能差别?   答:譬如,水有咸、淡、香、臭等差别,但又同是湿性,所以差别中有平等,别相中有共相。同样,众生千差万别,但都在生死流转中。   蒙古王成吉思汗召集天下方士询问不死之法,答案是没有。帝释天临终五衰相现,眼见要堕入牛胎马腹,同样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轮回|苦|悲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2/12032020649.html
  • 念死无常

    经赞无常摧贪慢无明,须生定解初中后修行。 死主定来无缘令退却,君主乞丐任谁等别,虚空山林海中难逃避,咒药财力等难令退止,过现未来必死差别。 寿无可添无间却有减,织布瀑流九喻常忆念,睡眠散乱余寿仍销减,无意耗寿妙法修闲,多起誓愿正法须修学。 死决定悄然声息,乳童年迈强壮悉殁去,死缘极多活缘极鲜少,诸魔非人众病等逼迫,应发誓愿正法现修学。 ...

    悦意

    |念死|无常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4/1622578791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请问如何修行?

    vimoksa)。”   涅槃后的世界,就是证成果位的世界,其生活是解脱的、是光明的、是束缚的、自由自在的世界。   修行的法门有无量之多,为了契机契理,法门固然千差万别,但于证成果位的目标,并差别,只要法门是正见的、是了义的、是出世的、皆为修行之道。   修行的法门有无量之多,不论以宗门或教下一齐修,或一门深入,或双管其下皆可,修行宗旨在于开悟菩提自性,正见人生宇宙真相,让自性莫染污五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530012251.html
  • 性具善恶

    一切凡圣的性,差别。性,理性,性体,本性,在凡不减,在圣不增。具足一切法,善恶染净等等,统统具足。转凡成圣,就是把自性中善的一面发挥出来,由六凡的人天小善,声闻缘觉的中善,菩萨的大善,到佛的至善。至善,又名纯善,即自性三宝,觉而不迷,正而不邪,净而不染。唯佛一人,将此至善彻底彰显。九法界众生对善的开发程度不同,善恶层次不一。六凡的善,放在九法界仍是恶。声闻缘觉的善,放在菩萨界仍是恶。菩萨...

    月悟法师

    善恶|心性|自性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3/14213021384.html
  • 世俗谛和胜义谛

    世俗谛和胜义谛  佛法中之俗谛,也就是世俗谛,指的是二乘所修所证之苦集灭道四圣谛,由于此四圣谛所修证之解脱道观行,不离于世间五阴十八界之世俗境界相,于世间之境界相观行中,知苦、断集、证灭、修道,因于遍依世俗境界所见之理与所得之智,如此而说二乘所修证之解脱道为世俗谛。  佛法中所说之胜义真谛,也就是大乘第一义谛之理;此理乃是法界真实之理,是十方过去现在未来诸 佛差别相之「理一心」,此理一心就是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51355748.html